世界说专员 胡越
对很多人来说,民主是一个崇高且抽象的概念。
落实到执行层面,民主遇到的一些现实阻碍常常朴素到令人意外。以此次举世瞩目的缅甸大选为例,它之所以会被载入史册,是因为它是该国25年来首次举行的“一人一票”公开选举。在这个被军政府统治了四分之一世纪的落后国度,要做到“一人一票”,政治上须克服的障碍已难以想象,而更实际的困难,竟然来自于它并不完善的身份识别系统。
如果不能识别谁已经投过了票,重复“刷票”的现象就会从根本上瓦解这次民主选举。临时再建立身份系统已不可能,生物识别技术的成本则太高。西式民主的“水土不服”,在这个问题上倒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幸运的是,这个问题早就被一些资历更老的发展中民主国家解决了。
早在1962年印度第三次选举期间,当时的印度“国家物理实验室”就接受了一项任务,开发出一种难以去除的油墨来标记已经投过票的选民。
从那次起,印度大大小小的选举都开始使用这种“选举油墨”:在离开投票站以前,选民被要求将小指浸入油墨中,拒绝浸染油墨和已被油墨标记的选民,在此轮选举结束前都不能再行使投票权。
此次缅甸大选,选举油墨也成了必然之选,无数缅甸选民骄傲地举着他们被染成深紫色的小指,蔚然一道风景。
△缅甸选民骄傲地举着他们被染成深紫色的小指
要做合格的选举油墨,最重要的性质就是“难以去除”。这类油墨的生产配方至今仍是秘密,但基本的化学原理并不复杂。它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银,而我们手指的皮肤表面含有氯化物,二者一经反应便会生成不可溶的氯化银,黏在表皮外层的角质层上。
不过,众所周知,角质层每天都会不断蜕变,这样的话只需三四天油墨就跟着消隐无踪了,所以在使用选举油墨时,必须要浸染到指甲而不只是皮肤,油墨的存续时间才可以延长至两三个星期。
以上说的是使用浸瓶来浸染指甲,方有这样的时效。但浸瓶的运输有一定难度,100ml的浸瓶也只能标记1000个选民,相比之下,记号笔就方便多了,也便宜多了。单单一支5ml的记号笔就可以标记600个选民。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争议。本世纪初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大选,就曾因为使用记号笔,引发人们对标记是否可以被去除的争议。
△选举油墨
选举油墨引发的风波还不止于此。
2008年马来西亚大选,官方在选举开始一周前叫停了油墨的使用,因为有消息称有人偷偷从邻国泰国走私这类油墨,标记人们的手指,让他们无法参与投票;2010年阿富汗大选,塔利班发出夜间电报,威胁要砍掉所有被油墨标记的阿富汗人的手指。还有人提出,理论上只要提前在手指上抹上一层胶,到时就可以将粘在胶上的油墨同胶一起除去。
选举油墨远非完美,但在一些落后国家的初次民主转型中,它承载的意义是巨大的。
作为这一油墨的首创国家,印度只有一家名为Mysore Paints and Varnish的公司被授权生产这种油墨。该公司从1976年起开始,已经向海外28个国家出口了这种油墨,从柬埔寨、巴基斯坦、阿富汗到加纳、塞拉利昂和贝宁共和国,不夸张地说,这可能是印度历史上最大范围的“民主输出”了。该公司也从这项专项业务中获利颇丰,光靠给印度国内选举提供油墨,单项业务利润就在每年百万美元以上,海外业务更是赚得盆满钵满。
这么别致又这么“有意义”的油墨业务,有没有别的国际公司“染指”呢?虽然没有详细的行业报告,但只要在搜索引擎里输入election ink的关键字,想必你就有答案了:无数来自江苏、广东、福建等地的供应商在阿里巴巴批发市场的国际版叫卖高抗光性、无毒的“选举油墨”,价格从5美元到20美元一瓶不等。
这也算是,某种意义上的一道“风景”吧。
0
推荐